方案中心

RFID无线测温技术助力环网柜智能运维升级

发布日期:2025-03-03 11:15 浏览次数:

u=2415045356,1349684106&fm=253&fmt=auto&app=138&f=JPEG.png

一、行业痛点分析

环网柜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配电设备,其内部电气连接点(如电缆头、母排、断路器触头等)在长期高负荷运行中易因氧化、松动或灰尘积累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进而引发局部过热问题。其核心痛点包括:

1. 温度监测盲区:传统接触式测温需人工巡检,存在监测盲区,尤其在封闭柜体或高压环境下难以实施,易漏检发热点。

2. 环境适应性差环网柜多部署于户外,面临高温、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传统传感器易腐蚀、失效,且布线复杂,维护成本高。

3. 实时性与可靠性不足:人工巡检周期长,难以及时捕捉瞬态温升;有线传输易受电磁干扰,数据延迟或丢失可能引发连锁故障。

4. 运维效率低下:依赖人工记录和分析,缺乏智能化预警系统,故障响应滞后,导致设备寿命缩短及安全隐患。

u=3467975828,3833680600&fm=253&fmt=auto&app=120&f=JPEG.png

二、RFID无线测温解决方案的技术架构

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无线测温系统,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器与无源电子标签,结合智能分析平台,实现环网柜温度的全天候、非接触式监测

1. 无源温度标签

核心技术:在RFID芯片中集成超低功耗温度传感器,支持-40℃~150℃宽范围监测,常温误差≤±1℃,关键区间(如35℃~42℃)精度达±0.1℃。

抗金属设计:采用抗金属标签,可直接固定于母排、触头等金属表面,避免信号屏蔽问题,耐受220℃高温环境。

无源免维护:通过读写器发射的射频能量供电,无需电池,寿命长达10年以上,适应户外长期运行。


2. 读写器与通信网络

高频读写模块:基于Impinj E710等高性能引擎,支持多标签并行读取(单次500~2000个标签),穿透柜体材料(如金属、绝缘层)实现稳定通信。

灵活组网:通过RS485、Modbus或TCP/IP协议接入监控系统,支持本地显示与云端同步,适应不同规模配电室需求。

3. 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

温度-负荷关联模型:结合历史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温度变化趋势,为负荷调度提供决策依据,避免超温风险。

多级报警机制:支持声光报警、短信/微信推送、系统平台弹窗等多方式告警,并联动散热装置(如冷风机)自动启动降温。

4fd1244540e7f8af77fd2ae3d07b5eb.png

三、解决方案的核心优势

1. 非接触式监测:避免物理接触带来的设备干扰与安全风险,尤其适用于高压环境。

2. 高环境适应性无源标签耐高温、防潮、抗粉尘,适配户外及复杂工业场景。

3. 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唯一ID标识,实现设备温度历史追溯与状态评估,支持预防性维护。

4. 经济效益显著:据案例统计,系统部署后环网柜故障率下降87%,运维成本减少70%,订单交付准确率提升至99.95%。

放大图片.png

四、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1. 城市配电网:某变电站部署后,成功预警多起触头氧化导致的温升异常,避免停电事故。

2. 工业厂区:化工厂应用RFID系统,实时监控电缆接头温度,结合负荷预测模型优化用电调度。

3. 煤矿变电站:在封闭高压柜中实现无人化测温,解决传统人工巡检的安全隐患。

12.png

结论

RFID无线测温技术通过无源化、高精度、强抗扰的特性,彻底解决了环网柜温度监测的行业难题。其智能化、低成本的运维模式,为电力系统安全与能效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支撑。未来随着物联网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该方案将进一步推动电力设备管理向数字化、主动化转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