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中心

RFID测温芯片:电机轴承运行的“智慧守护者”

发布日期:2025-07-23 15:13 浏览次数:

      电机作为工业系统的核心动力源,其轴承状态直接影响设备寿命与生产安全。传统轴承温度监测依赖人工巡检或固定传感器,存在监测盲区、响应滞后、布线复杂等痛点。RFID(射频识别)测温芯片技术的出现,为电机轴承状态监测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u=2519167795,110097220&fm=253&fmt=auto&app=138&f=JPEG (1).png

RFID测温芯片技术原理简述
RFID测温芯片属于无源传感标签,由微型温度传感器、RFID芯片和天线组成。当读写器发射射频信号时,芯片吸收能量激活传感器,实时采集轴承温度数据并通过射频信号回传,无需电池供电。芯片体积小巧(如米粒大小),可灵活贴装于轴承外圈或端盖内侧。

原理_副本.png


核心应用优势

非接触、无线传输:突破物理限制,实现便捷监测

无需布线: RFID测温芯片集成温度传感与无线通信功能,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读写器交换数据,彻底摆脱了传统热电偶或热电阻所需的复杂布线。这在旋转的轴承上尤为重要,避免了滑环或引线带来的磨损、断裂风险。

旋转无障碍: 特别适合监测高速旋转的电机轴承,无线传输不受旋转影响。

安装便捷: 芯片体积小巧,可灵活安装于轴承座、端盖甚至轴承本身(需特殊设计),尤其适用于空间受限或难以布线的电机。

实时、连续监测:捕捉瞬态异常,防患于未然

高频采集: RFID读写器可设定较高频率读取芯片数据,实现对轴承温度的近乎实时、连续监测。

捕捉瞬态过热: 能及时发现由润滑不良、轻微不对中、早期点蚀等故障引发的短暂温升,这些瞬态异常往往是重大故障的前兆,传统点检或周期性监测极易遗漏。

过程监控: 可全程监控电机启动、运行、停止及负载变化过程中的轴承温度变化趋势。

高精度与可靠性:保障数据可信,支撑精准诊断

直接接触测温: 芯片通常直接安装于被测点附近或轴承外圈,测量更接近真实发热源,精度较高。

抗干扰能力强: 成熟的RFID技术具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适合电机附近的复杂电磁环境。

环境耐受性: 专用工业级RFID测温芯片具备良好的耐高温、防油污、防尘和抗振动性能,适应电机运行的恶劣工况。

支持多点、分布式监测:构建全面温度图谱

单读写器管理多标签: 一个RFID读写器可同时读取部署在同一电机或多个电机轴承上的多个测温芯片数据。

关键点覆盖: 可方便地在电机驱动端、非驱动端轴承,甚至不同位置的轴承座或端盖上部署多个测温点,构建更全面的轴承温度分布图谱,有助于更精准地定位异常热源。

赋能预测性维护与智能化管理:数据驱动决策

状态监测基础: 连续的实时温度数据是评估轴承运行状态最直接、关键的参数之一。

故障预警: 通过设定阈值报警或结合AI算法分析温度趋势(如温升速率、温度波动特征),可在轴承严重损坏前发出早期预警,实现预测性维护(PdM),避免意外停机。

优化维护策略: 基于历史温度数据,可科学制定润滑周期、更换计划,变定期维护为按需维护。

集成工业物联网: RFID测温数据可无缝接入SCADA、MES或工业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集中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提升工厂智能化水平。

降低综合成本:提升效益,实现价值

减少停机损失: 预防突发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保障连续生产。

延长设备寿命: 早期干预避免轴承严重损坏,延长轴承和电机整体使用寿命。

节约维护成本: 降低频繁人工点检的人力成本;避免过度维护;减少因轴承失效导致的连带损坏维修成本。

提高安全性: 防止轴承过热可能引发的火灾或设备损坏事故,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典型应用场景与价值

钢铁厂轧机电机 实时监测高速重载轧辊轴承温度,避免因轴承过热导致产线停摆,单次事故预防可挽回数百万元损失。

风力发电机 在塔顶机舱恶劣环境中,无线监测主轴和齿轮箱轴承,减少人工攀爬检查风险,保障发电效率。

水泵/压缩机群 对分布式设备关键轴承实施低成本温度监测,快速定位异常设备,提升运维效率。

u=2932575366,3126302269&fm=253&app=138&f=JPEG.jpg9345d688d43f8794239dea61bff54bfb1ad53a18.png

结语

RFID测温芯片以其无线无源免布线的特性,成功攻克了电机轴承这一旋转核心部件温度监测的技术难题。其带来的持续在线监测能力是保障设备安全、实现预测性维护的基石。同时,非接触式测量显著提升了作业安全性,而便捷的数据集成则为设备智能化管理打开了大门。在工业4.0与智能运维的大背景下,RFID测温技术已成为提升电机运行可靠性、优化维护策略、保障生产安全与效率的关键利器,为电机的“无忧运转”提供了强大的温度感知保障。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推动设备管理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的未来迈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